时间: 2025-04-24 14:59:09 | 作者: 华体会竞猜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近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多模态的成像技术支撑,助力全景式解析生命奥秘。
该设施于2019年5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由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物理所)一同推动,并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单位做建设,总投资为17.17亿元,建设用地100亩,新增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其核心装置包含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率分子成像装置及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可对生命体从分子到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观测与精确测量。
“生命科学已确定进入大科学时代,这里将诞生写进教科书的大发现大成果。”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程和平院士表示。设施已吸引29项数字生命重点项目建议书,未来将围绕脑科学、肿瘤诊疗等国家战略方向开展系统性攻关。
生物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成像设施总工程师徐涛院士表示:“设施建设催生了一批自主研制的科学装备,今后将继续推进科研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据了解,在设施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仅生物物理所就研制出世界领先的冷冻光电关联显微镜、纳米分辨率单分子定位显微镜、活细胞超分辨成像显微镜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并实现部分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
“成像设施的建成是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充分的利用学科交叉优势的体现”,生物物理所所长刘力研究员表示。秉承贝时璋院士的交叉建所理念,生物物理所充分的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在建设过程中,仅在Nature Methods就发表了6篇关于生物显微成像的方法学论文,部分成果还入选了“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有力支撑了设施装备的自主研制。
成像设施将实行开放、流动、择优的机制,对全国开放共享,还将与美国、欧盟等地生物医学成像平台建立国际联盟。成像设施将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全景式研究和解析生物医学重大科学问题,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范式变革。同时,成像设施将成为引领和带动技术和方法创新的国家基地,与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医学成像相关企业等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打造生物医学成像技术“产学研用”的创新生态环境,为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装备实现“中国创造”提供战略支撑和保障。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赵竹青)3月2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实践案例及领先科技奖宣介会。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世界互联网大会2025年实践案例及领先科技奖征集工作已全面启动。…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赵竹青)2025中国科幻大会3月21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下一篇:团圆年|锣鼓迎新春 舞乐庆华年